第五十二章 端阳诏-《百物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玉怀璧从鼻内呼出气,眼睛早就闭上,嘴巴微微启开,“这第一件事,沉儿和明儿都能入东宫,若频繁了些,他们必然要疯传,如今你对伯岳侯,便是如鲠在喉,他少不得拿这件事弹劾你,这第二件事,小侯爷的腿到底是废了,我们虽然占理,但是他们家不讲理,也不会轻易放过咱们,李撷桂不过是个妇道人家,还是要提防伯岳侯,况且,你已经与他为敌了。”

    罗保朝心里只觉得痒痒的,自己这位夫人没想到心里装着这么多事儿,但一直未与他言语,恐怕是夜夜担忧。只是这些,他早就心知肚明,“夫人,不要怕,我与伯岳侯是一场对弈,他虽然明面上嚣张跋扈,可到底不会对我怎么样,况且,官家如今还要用着他,你且等着吧,接下来的东都,很长一段时间,与咱们家没什么关系了,且放宽心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说?”一听这话,玉怀璧猛然睁眼,一脸茫然地看向身旁的人。

    “大责太监透露给我一个消息,官家打算让太子历练历练。”罗保朝略挺了挺后背,松动了筋骨,“如今,皇后被幽闭,背后无非就是为着王家,司马王驰一直守在西山要塞,他不回京,官家心里不安,所以,要借着这次机会,通过太子,提醒王家——不要试图欺瞒。”

    “太子也算是王家的孩子,官家让他办什么事,能够触动王家?”玉怀璧眉间的隐忧渐渐消去,代替的是一片心疑。

    罗保朝笑而不语,他不能对玉怀璧提及,毕竟,这是国事。而且也是秘密。

    大约是中午才过,皇帝从昭阳殿喝了一碗杏皮水才回到明政殿批奏折,此时正懒散散的,没有什么精神。这个时候,大责太监为他换上了艾蒿香,镇神宁心。

    “这个香,可比沙金荼蘼好多了。”皇帝展开了一本奏折,满吸了一鼻子,十分舒坦。

    大责太监直道:“一个是镇神,一个是安神,倒都差不多,只不过,荼蘼花了春便尽,艾叶新开夏始归,一个主去,一个主来,官家喜欢艾草,是喜欢好事儿来呢。”

    “你啊,总是一张巧嘴,好事儿?朕倒盼望着好事儿!”不知为何,他摔下来手里这本奏折,砸在桌面上,响彻大殿。

    大责太监一怔,连忙放下手里的香钩,趣前奉茶。他语气小心翼翼,“官家喝口茶降降心火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看,这些无用之人,朕的心火哪里压得住?”他轻轻一叹,没有接过茶盏,眼神慢慢滞缓起来。

    “官家可还是为西山要塞和登州的事儿?”大责太监明白他最近一直为这些奏折苦恼。军中呈报的到还好,地方官的呈报就有些推诿之意了。

    “王驰的奏表一直隐晦地和长门宫扯关系,本来牧国撤兵,上庸也后撤,霞关以内,没有战乱的可能,只要宣慰司派使臣出使牧国,就能安定边境,一切只需要转向登州即可,可是王驰真的一直不肯撤军,原因无非就是那几个,担心反扑,担心有诈,他明明就是攥着什么在手里,可什么都不跟朕说!”言至此处,他已然有些愤怒,不过还压得住。大责太监心知不好,遂劝道:“官家,您和大司马的关系不能贸然激化啊。”皇帝摆了摆手,口称:“放心吧,朕和王家,还不至于为此变情。”

    “官家心胸宽广,可纳天下。”大责太监拜俯。

    “你也不用奉承什么,你还得替朕想个人选,登州之变,费县与胶县久久不能平复,如今,要选一个督抚前去理事,你说,谁合适?”皇帝其实早有人选,但他就是想听听大责太监亲口说出这个人的名字。

    伴君这许多年,审山瀚怎么不知道面前的君王在想什么。他心里微微一动,嘴角也跟着不自觉地微笑起来,“那老奴就多嘴一句,依奴拙见,这第一人选,自然是御照司赵大人,可是,如今的东都,离不开赵大人,奴觉得,论资历才干,身份地位,没有谁比束侯更合适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